Celestia中文電腦版是一款非常不錯的天文軟件,它讓你以3D的視角對地球進行鳥瞰觀察,甚至是整個太陽系乃至銀河系及之外的各個星球進行觀測,并且讓用戶通過NVIDIA加速元件對高解析度的材質與紋理貼圖進行便捷的處理,從而讓用戶可以對天文知識進行更加清楚的了解,除此之外Celestia還 能存取 NASA 影像資料庫中的星球與星系目錄,讓您能看到“飛越”宇宙的虛擬實境。喜歡天文地理的小伙伴可以下載用用看。

Celestia天文軟件特色
根據巴谷星表,Celestia內部建設了約1.2×10^5顆星。可以調整最大可見的星星等,改變屏幕上的星星數量,改變星星表現的外觀。Celestia利用非常準確的VSOP87理論計算軌道,包括雙星、行星、系外星、低行星、衛星、小行星、彗星、人工衛星和宇宙船,還提供各行星、衛星的日食、月食預測。
簡單的鍵盤、鼠標指令可以以任何速度在幾秒鐘內到達Celestia宇宙的任何地方,包括球狀星團、不規則、橢圓、鏡頭或螺旋星系(內部建設超過10^4個星系),旅行視野可以設定為前部、后部或任何方向。可以環繞天體,與天體同步運行,或者追蹤運行中的天體。
時間可以設定在過去到未來的任何時候,可以協調世界或當地時間。可以調整時間流逝的速度,從正常的10^15倍到10^-15倍,也可以暫停或倒流。但是,在轉移到公元或公元之前的2.0×10^8年元旦(1月1日)會停止。盡管如此,太陽系行星軌道只在幾千年內正確,超過幾千年就不正確了。此外,還有光時校準。
它可以顯示每個天體的名稱和天體表面特征的名稱,包括沖擊坑、火山、峽谷、海洋、城市等。
Celestia還展示了其他細節,如大氣層、早昏橙光、天體表面特征、地形陰影、移動云影、云影、水面反射、夜半球城市光點、行星環、環影、食物、彗尾、星星光、星座連接和界線。

Celestia官方版使用教程
celestia操作并不復雜,甚至可以通過快捷鍵控制。F8>開始運行,按1~9是快捷鍵,代表九大行星,再按“G”可以飛到你想要的行星了。空格鍵是暫停和恢復。“K”和“L”是時間加速和減速。“O”是顯示軌道。上下左右控制方向
Celestia 的特色功能是截圖與錄像:
按下F10,可以把當前顯示的圖像截取下來。按下Shift+F10,會打開錄像功能,設置影響尺寸、FPS、文件名,點擊保存。再設置“視頻壓縮”。F11是開始/暫停錄像,F12是停止錄像。
Celestia還支持腳本,不過腳本的編寫有點復雜。想試試腳本的威力,請點擊“幫助→系統演示”。然后一段非常酷炫的演示就展示在你眼前了。
還有很多好的腳本,可以在百度celestia吧尋找。相信你會在使用中發現更多的奇妙之處的。
Celestia使用控制方法
鼠標
左鍵拖動:改變視角
右鍵拖動:環繞選定對象
鼠標滾輪/ Ctrl + 鼠標左鍵:調整選定對象距離
Shift + 左鍵:改變視野
滾輪點擊:切換視野
左鍵點擊:選擇對象
左鍵雙擊:置中對象
右鍵點擊:打開菜單
鍵盤
導航
H:選擇太陽(Home)
C:置中所選對象(Center)
G:前往并跟隨(Goto)
F:跟隨對象(Follow)
Y:同步軌道對象
::鎖定對象
":追逐對
T:跟蹤對象
Home:接近對象
*:后視鏡
End:遠離對象
ESC:取消當前執行的運動或腳本
←:左轉
→:右轉
↑:上抬
↓:下抬
0:選擇此行星系的主恒星
1 ~ 9:選擇此行星系的對象(例:2 = 金星,4 = 火星等)
Enter:查找物體。
Ctrl +C / INS:復制行星在線信息(URL)
時間
空格:暫停/恢復時間的流動和腳本
J:時間后退/前進
\:實時(速度)
L:改變時間速度:× 10
K:改變時間速度:÷ 10
Shift + L:改變時間速度:× 2
Shift + K:改變時間速度:÷ 2
!:實時(具體時間以系統時間為準)
?:開啟光傳播延遲
-:忽略光傳播延遲
顯示標簽
E:星系
Shift + E:球狀星團
B:恒星
P:行星
Shift + P:矮行星
M:衛星
Shift + M:小衛星
W:小行星
N:宇宙飛船
=:星座
&:位置
顯示物體
U:星系
Shift + U:球狀星團
^:星云
Ctrl + A:大氣層
I:云
Shift + I:Lua 工具開關(Celestia 不內置 Lua 工具,需要從官網下載安裝) [3]
Ctrl + L:夜視圖
Ctrl + T:彗尾
Ctrl + E:星月食陰影
Ctrl + B:星座邊界
/:星座連線
;:赤道坐標系
Ctrl + K:標記
O:軌道
觀察
{:減少環境光
}:增加環境光
(:減少星系的光增益
):增加星系的光增益
[:減少限制級
]:增加限制級
——如果自動星等關閉:增加限制級(更少的恒星)
——如果自動星等開啟:增加在 45° 視場限制級
Ctrl + Y:自動星等開關
,:縮小視野(Shift+ 鼠標左鍵拖動)
.:擴大視野(Shift+ 鼠標左鍵拖動)
Ctrl + X:反鋸齒
Alt + Enter:切換顯示模式(全屏/窗口)
Ctrl + P:標記所選對象
+:切換行星紋理(一般/知識界限)
%:切換恒星顏色(光譜型約定顏色/紋理顏色)
Ctrl + S:周期明星風格(模糊點/正常點/縮放點)
V:數據文本(無/簡略/詳細)
Ctrl + W:切換顯示模式(真實/線框)
宇宙航行
F1:停止
F2:速度設置為 1 km/s
F3:設置速度為 103 km/s
F4:設置速度為 1 C
F5:速度設置為 10 C
F6:設置速度為 1 AU/s
F7:設置速度為 1 ly/s
A:增加速度
Z:降低速度
Q:扭轉方向
X:運動方向設置屏幕的中心
小鍵盤(須開啟 NUM LOCK)
4 = ←
6 = →
8 = ↓
2 = ↑
7 = Home
9 = End
5:停止運動